田中義久怎么理解 傳播學研究方法
《傳播學教程》此書重點,我們在這兩種視角下研究傳播,為什么要引入“模式”的方法呢?什么是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
本文導航
傳播學的教材有哪些
這是傳播學大綱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專升本綜合卷共計 300 分。 考試科目涉及《傳播學》和《廣告學》??忌谡莆障铝兄付ń滩闹猩婕暗降木唧w章節(jié)的內(nèi)容外,還要注意將這兩門課程的內(nèi)容加以聯(lián)系和融合,要注意聯(lián)系新聞報道和廣告實際案例進行評析。
二、考試內(nèi)容
第一章 傳播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問題
第一節(jié) 從傳播學的定義看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一、如何把握傳播概念
二、傳播與信息
三、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第二節(jié) 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科學
一、社會傳播的系統(tǒng)性
二、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特點
三、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與社會發(fā)展
第二章 人類傳播活動的歷史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人類傳播的發(fā)展進程
一、口語傳播時代
二、文字傳播時代
三、印刷傳播時代
四、電子傳播時代
第三節(jié) 信息社會與信息傳播
一、傳播媒介的進化與社會發(fā)展
二、信息爆炸與信息社會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到來
第四章 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tǒng)結構
第一節(jié) 傳播的基本過程
一、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
二、幾種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
三、傳播過程的特點
第二節(jié) 社會傳播的系統(tǒng)結構
一、傳播過程研究與傳播系統(tǒng)研究
二、系統(tǒng)模式下的社會傳播結構
三、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
第七章 大眾傳播
第一節(jié) 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一、大眾傳播的定義
二、大眾傳播的特點
三、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jié) 大眾傳播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過程
一、大眾報刊與大眾傳播
二、電報、電影、廣播與大眾傳播
三、電視媒介與當代大眾傳播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一、大眾媒介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
二、關于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的兩種觀點
三、大眾傳播、信息環(huán)境與人的行為
第八章 傳播制度與媒介規(guī)范理論
第一節(jié) 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
一、國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體和經(jīng)濟勢力的控制
三、廣大受眾的社會監(jiān)督控制
第二節(jié) 關于傳播制度的幾種規(guī)范理論
一、極權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
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
三、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
四、發(fā)展中國家的傳播制度和媒介規(guī)范理論
第九章 傳播媒介的性質與作用
第一節(jié) 作為工具和技術手段的傳播媒介
一、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二、媒介工具和技術的現(xiàn)實社會影響
三、新媒介的發(fā)展趨勢及其沖擊
第二節(jié) 作為社會組織的大眾傳媒
一、傳播者與大眾傳媒
二、大眾傳媒的組織目標與與制約因素
三、傳媒組織在信息生產(chǎn)過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大眾傳播的受眾
第一節(jié) “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一、“大眾”的概論
二、大眾社會理論的形成和變化
三、大眾社會理論與傳播學研究
第二節(jié) 幾種主要的受眾觀
一、作為社會群體成員的受眾
二、作為“市場”的受眾
三、作為權利主體的受眾
第三節(jié) “使用與滿足” ------ 一種受眾行為理論
一、受眾的傳媒接觸動機和使用形態(tài)
二、傳播接觸的社會條件因素
三、對“使用與滿足”研究的評價
第十一章 傳播效果研究
第一節(jié) 傳播效果研究的領域與課題
一、傳播效果的概念含義
二、傳播效果的類型及研究課題
三、傳播效果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jié) 傳播效果的歷史與發(fā)展
一、早期的“子彈論”或“皮下注射論”
二、“傳播流”研究與“有限效果”理論
三、 70 年代以來的宏觀效果理論
第三節(jié) 傳播效果的產(chǎn)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一、傳播主體與傳播效果
二、傳播技巧與傳播效果
三、傳播對象與傳播效果
第十二章 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
第一節(jié) 大眾傳播與環(huán)境認知 ------ “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一、“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概要及特點
二、對“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研究
三、“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意義與問題
第二節(jié) 大眾傳播、社會心理與輿論 ------ “沉默的螺旋”理論
一、“沉默的螺旋”理論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特點
三、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研究和評價
第三節(jié) 大眾傳播的潛移默化效果 ------ “培養(yǎng)”理論
一、“培養(yǎng)”理論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養(yǎng)”理論關于社會與傳播的基本觀點
三、“培養(yǎng)”理論的外圍
第四節(jié) 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 ------ “知溝”理論
一、“知溝”理論產(chǎn)生的背景
二、“知溝”理論及其反命題
三、“知溝”理論的應用研究及其意義
第十四章 傳播學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第一節(jié) 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fā)展
一、傳播學的早期學術思想源流
二、傳播學的奠基者和學科開創(chuàng)者
三、信息論和控制論對傳播學的貢獻
第二節(jié) 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一、傳播學的經(jīng)驗學派
二、傳播學的批判學派
三、考試題型
? 填空: 27%
? 多項選擇題: 13%
? 名詞解釋: 13%
? 簡答: 20%
? 綜合分析題: 27%
參考用書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
傳播學研究方法
第四講 傳播模式
模式就是:從某一類現(xiàn)象中抽象出來的相對固定的樣式(圖案、數(shù)字、圖像、關系等。)另一種表達就是:現(xiàn)象元素的相對固定的組合樣式。
5、模式與事實、理論的關系
模式與事實、理論的關系是:事實——模式——理論,即模式是事實與理論的中介,是事實的抽象化,是理論的具象化。具體來說,這種方法具有雙重性質:(1)模式與現(xiàn)實事物具有對應關系,但又不是對現(xiàn)實事物的單純描述,而具有某種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質;(2)模式與一定的理論相對應,又不等于理論本身,而是對理論的一種解釋或素描。因此,一種理論可以有多種模式與之相對應。
(二)模式的類型
1、按性質分。模式有不同的領域,建筑模式,設計模式,教學模式,安全模式,戰(zhàn)爭有戰(zhàn)爭模式等
孫子說,“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戰(zhàn)爭模式。三十六計,條條都是模式,比如“走為上”,“空城計”
“深圳模式”,浙江的“溫州模式”,江蘇的“蘇南模式”,福建的“晉江模式”等等,
2、按表現(xiàn)分??梢苑譃樘厥獾哪J胶推毡榈哪J絻深悾浴拔幕J健睘槔?。進而,我們再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和《菊花與刀》。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的課題之一。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國家具有的獨特的文化體系。它是由各種文化特質、文化集叢有機結合而構成的一個有特色的文化體系。各民族或國家之間有著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如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經(jīng)濟,眾多的農(nóng)村人口,濃厚的家族觀念,重人倫,對祖宗及傳統(tǒng)權威的崇拜等互相聯(lián)系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模式;工商業(yè)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以城市生活為主導,個人主義,總統(tǒng)制等互相聯(lián)系而形成美國的文化模式。每一種文化模式內(nèi)部必然具有自己的一致性,否則各種文化特質、文化集叢便不可能結合在一起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多數(shù)學者認為,形成這種一致性的原因是統(tǒng)一的社會價值標準,也有學者認為是一個社會中的人共有的潛在意愿。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這種文化構造適用于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美國人類學家C.威斯勒爾認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以下9個部分:①語言;②物質特質;③美術;④神話與科學知識;⑤宗教習慣;⑥家庭與社會體制;⑦財產(chǎn);⑧政府;⑨戰(zhàn)爭。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
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而相同相似的文化又形成共同的文化模式。因此,研究文化模式有助于我們了解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不同文化。在這方面,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的研究值得一提。她以《文化模式》和《菊花與刀》二本著作奠定了自己在此領域的權威地位。《文化模式》一書是對北美印第安部落的研究。她以尼采關于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的思想,將印第安部落分為酒神型與日神型兩種基本文化模式。A.所謂酒神型,與喝酒致醉有關。北美與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整體上都屬于此種文化模式,在行為上往往表現(xiàn)為缺乏理性,好幻想,易沖動,富有進攻性。B.而日神型文化模式則屬于一種理智型文化,北美新墨西哥的普韋洛人就屬于這種文化模式。他們主張行為節(jié)制,恪守中庸,處事冷靜,待人溫和謙恭。C.印第安人中的多布人部族,不同于上述兩種文化模式,該部族屬于一種極端實用主義的文化模式,其行為往往背信棄義,彼此猜疑、互不信任,處處以他人為敵,對人兇狠殘酷,做事無法無天,被本尼迪克特概括為一種偏執(zhí)狂文化。
《菊花與刀》是本尼迪克特對日本文化模式的分析。二戰(zhàn)末期,她接受美國政府委托,著手對日本文化模式與國民心理進行研究,以便為戰(zhàn)后美國對日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令人稱奇的是,她并未去日本進行實地調查,僅憑對日本僑民和戰(zhàn)俘進行的訪談和問訊,提出了日本文化是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恥感文化,而西方是罪感文化。正是基于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成果,美國政府制定了與對西德完全不同的政策,成功地完成了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民主化改造。
對日本文化分析的專著之所以定名為《菊花與刀》乃在于,本尼迪克特發(fā)現(xiàn),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滿了相互對立的矛盾:“菊花和刀兩者都是這幅畫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愛美,既蠻橫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適應性,既順從又不甘任人擺布,既忠誠不二又會背信棄義,既勇敢又膽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這一切相互矛盾的氣質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現(xiàn)出來的?!?/p>
?。ㄈ┠J降奶攸c
1、模式具有代表性。2、模式具有仿效價值。3、模式是死的。
(三)模式的功能
1、構造功能。2、解釋功能。3、引導功能。4、簡化功能。5、預示功能。
二、傳播模式
(一)研究傳播的視角和模式
1、研究視角
研究傳播過程有多種多樣的視角,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歷時性考察,即按照時間序列考察傳播活動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歷史演化;另一種是共時性考察,即對傳播活動的結構、環(huán)節(jié)和要素進行解剖和分析。前者屬于縱向過程研究,后者屬于橫向過程研究。(三維立體時空軸)
2、總體模式
我們在這兩種視角下研究傳播,為什么要引入“模式”的方法呢?這是因為,(從理論上說)傳播是個人或團體與其他個人或團體之間信息、觀念、態(tài)度或感情的溝通過程,是一種社會行為。這種行為是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但在某種程度上又不易窺見,帶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而模式方法則可以通過“畫”一些線條或公式來表示確實存在,但又無法看到的聯(lián)系,可以顯示這些聯(lián)系的結構、強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關系盡可能固定化,從而明晰傳播的整體形象,把握其內(nèi)在的機制和規(guī)律,使傳播學的研究更加生動、形象。顯然,以此作為基礎,(從實踐上說)我們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傳播過程的特點和運動規(guī)律,從而指導傳播過程中的一切運作,使其達到有序化和最優(yōu)化。
那么,關于傳播有什么樣的模式呢?通過總結,我們可以得出多樣化的傳播模式,但為便于理解,我們將幾種經(jīng)典的模式命名為傳播的點、線、面、體、局(體的布局)模式。
?。?)局——田中義久的“大眾傳播過程圖式”;
?。?)體——賴利夫婦的系統(tǒng)模式、馬萊茲克的系統(tǒng)模式;
?。?)面——奧古斯特和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施拉姆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德弗勒互動過程模式;
?。?)線——拉斯韋爾、香農(nóng)-韋弗模式;
(1)點——七要素:R?布雷多克;
五要素:拉斯維爾;
三要素:亞里斯多德、施拉姆;
?。ǘ﹤鞑サ摹包c”模式
1、傳播三要素說
(1)亞里士多德的“三要素”說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中對“對話”這種社會傳播行為進行了詳盡的論述,他說:“在對話的三要素,即說話者、話題、聽者中,決定說話的目的和對象的,是說話者,它要求說話者不僅要明確自己說的內(nèi)容,取得他人的信任,而且要讓別人了解自己的人格,同時要注意聽者的內(nèi)心”。
?。?)施拉姆的“三要素”說
施拉姆認為,傳播至少要有三個要素:信源、訊息和信宿。
案例一:
在《大圣娶親》中,孫悟空對紫霞仙子說到:“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是一個極為經(jīng)典的面對面表白性傳播事例。在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三個明顯的要素:一是傳播者(孫大圣),二是訊息(內(nèi)容),三是受傳者(紫霞仙子)。這三個要素是傳播過程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條件。施拉姆認為,傳播至少要有三個要素:信源、訊息和信宿。但是,僅有上述三個要素尚不足以構成一個現(xiàn)實的傳播過程,也就是說,還必須要有使這三個要素相互連接起來的紐帶或渠道,即媒介。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對話是在面對面的情況下進行的,一般不容易意識到媒介的存在。但即便在面對面的傳播當中,媒介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它屬于自然的聲波或光波,我們平時意識不到它罷了。如果換成打電話,媒介的必要性就十分明顯了,如果沒有電話機和電話線路,是不能進行傳播的。
有了上述四個要素以后,一個物理學意義上的傳播過程基本上具備了成立的條件,但對考察人的社會互動行為的傳播學來說,這個過程仍然不算完整。以上面的例子而言,孫大圣說的話如果沒有得到紫霞仙子的反應和反饋,這個過程仍然是殘缺的,只有作用而沒有反作用。換句話說,在傳播學中,一個完整的傳播過程,應該把受傳者的反應和反饋包括在內(nèi)。
2、傳播五要素說
在傳播學史上,第一位提出傳播過程模式的是美國學者H?拉斯韋爾。1948年,他在題為《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的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結構順序將它們排列,形成了后來人們稱之為“五W模式”或“拉斯韋爾程式”的過程模式。這五個W分別是英語中五個疑問代詞的第一個字母,即:
Who(誰)Says what(說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 whom(向誰說)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具體而言:
?。?)傳播者。(2)受傳者。(3)訊息。(4)媒介。(5)反饋。
針對這個傳播現(xiàn)象,傳播學研究者就試圖研究如下問題:受恐慌影響的范圍(即有多少聽眾和有多少人受到驚嚇);為什么這個節(jié)目使人產(chǎn)生恐慌,而其他離奇的廣播劇則沒有(研究傳播效果);為什么這個廣播劇讓一些人感到害怕,而另外一些人則沒有。(研究受眾)
3、傳播七要素說
后來,有一位叫R?布雷多克的學者,欲改進5W模式,又增加了兩個要素:在什么情況下(Where)、為了什么目的(Why),被稱作7W模式(1958年)。
(三)傳播的“線”模式
1、傳播的過程結構
(1)首先,什么是過程?
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具有明顯的過程性和系統(tǒng)性。
當我們說傳播是一個過程時,主要指的是傳播具有動態(tài)性、序列性和結構性;當我們說傳播是一個系統(tǒng)時,是在更加綜合的層面上考慮問題,把傳播看作是一個由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各個部分(或過程)構成并執(zhí)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這個系統(tǒng)的運行不僅受到它的內(nèi)部結構的制約,而且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與環(huán)境保持著互動的關系。
過程性與系統(tǒng)性,是理解人類傳播活動的運動性質與普遍聯(lián)系、相互作用性質的兩個核心概念。
?。?)其次,傳播過程的特點 1.傳播過程具有動態(tài)性。2.傳播過程具有序列性3.傳播過程具有結構性。
2、傳播過程的直線模式
后來,英國傳播學家D?麥奎爾等將這個模式做了如下圖示
圖4—1 拉斯韋爾的“5W”模式
大約與拉斯韋爾同時,美國的兩位信息學者C.香農(nóng)和W?韋弗在《傳播的數(shù)學理論》(1949年發(fā)表)一文中也提出了一個過程模式,稱為傳播過程的數(shù)學模式或香農(nóng)——韋弗模式。這個模式如下:
圖4—2 香農(nóng)-韋弗數(shù)學模式
3、對直線模式的評論
點評:拉斯韋爾的“5W”模式的提出在傳播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第一次將人們每天從事卻又闡釋不清的傳播活動明確表述為由五個環(huán)節(jié)和要素構成的過程,為人們理解傳播過程的結構和特性提供了具體的出發(fā)點。實際上,后來大眾傳播學研究的五大領域即“控制研究”、“內(nèi)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著拉斯韋爾模式的這條思路形成的。因此,本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主要根據(jù)該“5W”模式進行安排,并從下一講開始分別論述傳播的五個要素:傳播者、傳播內(nèi)容、傳播媒介、受眾以及傳播效果。它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把握傳播研究的關鍵內(nèi)容,起到以點代面,繁簡得當?shù)淖饔谩?/p>
香農(nóng)-韋弗的模式這個模式導入了噪音的概念,為傳播過程研究進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啟發(fā)。
但兩個模式都是單向直線模式,缺少反饋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把這個模式完全應用于人類的社會傳播是不行的。
(四)傳播的“面”模式
直線(單向)模式在闡述人類的社會傳播過程之際具有明顯的缺陷:(1)它容易把傳播者和受傳者的角色、關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傳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傳者,不能發(fā)生角色的轉換;而在人類的傳播活動中,這種轉換是常見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既是傳播者,又是受傳者。(2)直線模式缺乏反饋的要素或環(huán)節(jié),不能體現(xiàn)人類傳播的互動性質。
1、傳播過程的循環(huán)和互動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傳播是怎樣運行的》一文中,在C?E?奧斯古德的觀點啟發(fā)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過程模式,稱為“循環(huán)模式”(圖4—3)。
圖4—3 奧古斯特和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
點評:奧斯古德與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強調了社會傳播的互動性,并把傳播雙方都看作是傳播行為的主體,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個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
首先,它把傳播雙方放在完全對等或平等的關系中(至少從模式本身看來是如此),則與社會傳播的現(xiàn)實情況不符。其次,這個模式能夠體現(xiàn)人際傳播特別是面對面?zhèn)鞑サ奶攸c,卻不能適用于大眾傳播的過程。
正源于此,施拉姆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于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另外提出了一個大眾傳播過程模式(圖4—4)。
圖4—4 施拉姆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
點評:如圖所示,這個模式(圖4—4)充分體現(xiàn)了大眾傳播的特點。構成傳播過程的雙方分別是大眾傳媒與受眾,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傳達與反饋的關系。作為傳播者的大眾傳媒與一定的信源相連接,又通過大量復制的訊息與作為傳播對象的受眾相聯(lián)系。受眾是個人的集合體,這些個人又分屬于各自的社會群體;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都保持著特定的傳播關系。施拉姆的這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會傳播過程相互連結性和交織性,已經(jīng)初步具有了系統(tǒng)模式的特點。
2、梅爾文?德弗勒反饋模式
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者維納(Norbert Wiener)在香農(nóng)創(chuàng)建信息論的同時,出版了專著《控制論——動物與機器中的通信和控制問題》??刂普撨\用反饋信息來調節(jié)和控制系統(tǒng)行為。因此,人們將帶有反饋的雙向信息傳遞的信息溝通過程稱為控制論溝通過程,以此結構設計的溝通過程模式被稱為控制論溝通過程模式。
反饋,原指控制系統(tǒng)中,將輸出信息再回輸?shù)皆到y(tǒng)中的形式。在信息傳播學里,是指信息受傳者在接收信息后所做出的各種反應。這說明,信息并不是單向流動給受傳者,受傳者接受信息后,即刻會發(fā)出對該信息的反應。因此,美國傳播學者梅爾文?德弗勒(Melvin L?Defleur)對申農(nóng)—韋弗模式進行了發(fā)展,設計出了信息反饋機制模式,如圖4-5德弗勒環(huán)型模式。
圖4-5 德弗勒環(huán)型模式
點評:德弗勒互動過程模式(圖4—5)是在香農(nóng)-韋弗模式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它克服了前者單向直線的缺點,明確補充了反饋的要素、環(huán)節(jié)和渠道,使傳播過程更符合人類傳播互動的特點。但是,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一個外部影響因素是“噪音”,影響傳播過程的外部條件和環(huán)境因素的全部復雜性,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噪音”概念所能說明的。這個缺點與香農(nóng)-韋弗模式?jīng)]有二致。
?。ㄎ澹﹤鞑サ摹绑w”模式
在一般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中,過程(process)與系統(tǒng)(system)是兩個相近的概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過程本身就具有系統(tǒng)性,而系統(tǒng)本身也必然是一個過程。過程具有運動性、序列性和結構性,這也正是系統(tǒng)的特點;研究過程需要分析和綜合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這也正是研究系統(tǒng)的基本方法。
點評:系統(tǒng)是過程的綜合,過程是系統(tǒng)的簡化。
1、對過程模式的補充
考察微觀、單一的傳播過程是必要的,但僅有這種考察并不能揭示社會傳播的總體面貌。任何一個單一的過程都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其性質和結果也并不僅僅取決于過程的內(nèi)部機制,相反,許許多多的外部因素和條件都會對過程本身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單一的過程也并不是孤立的,必然與其它過程保持著相互連接、相互交織和相互影響的關系。這說明了對傳播過程不僅要進行微觀的考察,而且必須進行中觀的和宏觀的綜合考察。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傳播做出全面的把握。
2、動態(tài)模式
1959年,美國一對從事社會學研究的夫婦J.W.賴利和M.W.賴利在《大眾傳播與社會系統(tǒng)》一文中,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系統(tǒng)模式(圖4—6)。
C=傳播者 R=受傳者
圖4-6 賴利夫婦的系統(tǒng)模式
點評:這個模式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傳播過程都表現(xiàn)為一定的系統(tǒng)的活動,而多重結構是社會傳播系統(tǒng)的本質特點:(1)從事傳播的雙方即傳播者和受傳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個體系統(tǒng),這些個體系統(tǒng)各有自己的內(nèi)在活動,即人內(nèi)傳播;(2)個體系統(tǒng)與其他個體系統(tǒng)相互連接,形成人際傳播;(3)個體系統(tǒng)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屬于不同的群體系統(tǒng),形成群體傳播;(4)群體系統(tǒng)的運行又是在更大的社會結構和總體社會系統(tǒng)中進行的,與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大環(huán)境保持著相互作用的關系。賴利夫婦認為,報刊、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大眾傳播,也不外是現(xiàn)代社會各種傳播系統(tǒng)中的一種。
從這個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傳播系統(tǒng)的各種類型,包括微觀的、中觀的和宏觀的系統(tǒng),每個系統(tǒng)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與其他系統(tǒng)處于普遍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實與“俄羅斯套娃”異曲同工,有可比之處。)每一種傳播活動,每一個傳播過程,除了受到其內(nèi)部機制的制約之外,還受到外部環(huán)境和條件的廣泛影響。然而,這種互動并不僅僅是有形的社會作用力之間的互動,而且也是無形的社會作用力——社會心理因素之間的互動。
社會動力學與社會靜力學
孔德把社會學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兩大塊,社會靜力學研究社會體系和社會構成,“就是暫時不考慮社會系統(tǒng)的基本運動,去研究該系統(tǒng)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規(guī)律”。它對應著秩序。社會動力學,研究社會體系發(fā)展和變化的規(guī)律,核心是社會進步?!斑@一區(qū)分并不是兩類事實的區(qū)分,而是理論的兩個方面的區(qū)分”,秩序和進步,靜力學和動力學,總是相互關聯(lián)的。
3、動靜結合模式
德國學者馬萊茲克1963年在《大眾傳播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系統(tǒng)模式,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圖4—7)。
圖4-7 馬萊茲克的系統(tǒng)模式
點評:在這個模式中,馬萊茲克把大眾傳播看作是包括社會心理因素在內(nèi)的各種社會影響力交互作用的“場”,這個系統(tǒng)的每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都是這些因素或影響力的集結點,其中包括:1.影響和制約傳播者的因素;2.影響和制約受傳者的因素;3.影響和制約媒介與訊息的因素。
綜上所述,馬萊茲克的系統(tǒng)模式說明,社會傳播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評價任何一種傳播活動,解釋任何一個傳播過程即便是單一過程的結果,都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而必須對涉及該活動或過程的各種因素或影響力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的分析。
?。﹤鞑サ摹熬帧蹦J剑ā绑w”的布局)
1、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結構
不少學者發(fā)現(xiàn),美國的傳播學考察的只是狹義的傳播過程(其代表是拉斯韋爾的“五W”過程模式),這種研究雖然是必要的,但在這種框架下,許多有重大意義的傳播學課題,如傳播與社會變革,傳播與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的關系等等,很難得到說明。要考察這些重大問題,必須從美國的狹義過程研究的框架中擺脫出來,另行開辟新的研究視角。
這些研究把傳播看作是一個與社會交往形態(tài)密切相關的重要范疇,從這個觀點出發(fā),他們在對人類社會傳播的總的歷史發(fā)展過程進行分析的同時,也把現(xiàn)代社會中的傳播特別是大眾傳播過程與宏觀的社會結構結合起來進行考察,因而稱為“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研究。
2、總過程研究圖式
“總過程”研究的理論框架,通過田中義久在1970年提出的“大眾傳播過程圖式”(圖4—8)可以略見一斑。
圖4-8 田中義久的“大眾傳播過程圖式”
點評:田中義久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發(fā),把人類的交往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與人的體能(生物學、物理學意義上的能量,包括作為人的體能之延伸的熱能和電能)有關的“能量交往”;一種是與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chǎn)相聯(lián)系的“物質交往”;一種是與精神生產(chǎn)相聯(lián)系的精神交往,即“符號(信息)交往”。(關于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論”,后文詳述。)符號(信息)交往過程也就是傳播過程,它是建立在前兩種交往的基礎之上的,與社會的生產(chǎn)力、科學技術、生產(chǎn)關系和意識形態(tài)保持著普遍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傳播還是一定的階級結構的體現(xiàn)。
田中義久的這個圖式提出了傳播學研究中的許多重大理論課題,盡管它還不完備,但可以說它是第一個基于唯物史觀的系統(tǒng)模式。從這個模式出發(fā),日本學者將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傳播總過程看作是信息的生產(chǎn)、流通和消費過程,對資本主義大眾傳播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從這個模式出發(fā),日本學者將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傳播總過程看作是信息的生產(chǎn)、流通和消費過程,對資本主義大眾傳播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例如稻葉三千男在《大眾傳播的生產(chǎn)過程》等論文中認為,資本主義大眾傳播是一種“總體充滿矛盾的運動”,這個運動過程中不僅內(nèi)含著資本主義生產(chǎn)的一般矛盾,而且具有大眾傳播產(chǎn)業(yè)的特殊矛盾。稻葉特別分析了物質勞動與精神勞動的異同,指出了記者、編輯等精神勞動者在“腦”與“手”的分離過程中所處的矛盾狀態(tài)。也就是說,精神勞動者作為“有頭腦”的個人應該是認識和傳播的主體,但是他們受雇傭的地位卻使他們的“手”不能按照自己的主體意愿去生產(chǎn)和傳播信息,他們的勞動只能無條件地服從于媒介資本的需要。稻葉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精神勞動者的“異化”過程。
日本學者認為,現(xiàn)代大眾傳播與資本制度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傳播媒介在從事營利活動的同時,與權力相融合,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大眾傳播新聞報道的鬧劇化和娛樂內(nèi)容的大量提供,客觀上起著一種“麻痹神經(jīng)”的作用。他們研究大眾傳播的目的,在于喚起現(xiàn)代受眾的覺醒,使其超越“大眾”狀態(tài)而成為“能動的傳播主體”,成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這樣,日本學者的“傳播總過程”研究就遠遠突破了行為主義的框架,而把傳播研究與整個社會結構、與改革社會的目標結合起來。
點評:這些模式的特點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微觀到宏觀,由局部到整體。它讓我們對傳播的理解也由清晰——模糊——清晰。
什么是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
1.日本學者的傳播總過程研究
起源: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最早起源于日本,對美國主流傳播學進行批判和反思
內(nèi)容:把現(xiàn)代社會中的傳播特別是大眾傳播過程與宏觀的社會結構結合起來進行考察,被稱為“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研究。
田中義久的大眾傳播圖式: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發(fā),把人類交往分為三類
(1)與人類體能有關的“能量交往”
(2)與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chǎn)相聯(lián)系的“物質交往”
(3)與精神生產(chǎn)相關的“精神交往”,即“符號(信息)交往”
2.唯物史觀下的社會傳播總過程
(1)信息傳播屬于人類的精神交往相對應的精神交往的活動范疇
(2)信息傳播考察與精神內(nèi)容密切相關,要考察精神生產(chǎn)
(3)精神生產(chǎn)既然是一種生產(chǎn),也必然存在著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的辯證運動
(4)傳播學既然把考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關系作為自己的首要宗旨,那么就不能單純的考察狹義的信息“交流”,而必須與宏觀的社會精神生產(chǎn)和精神交往聯(lián)系起來加以考察,否則便不能揭示這種關系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