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為民為什么離開南京大學 昆曲的四個字特征
誰能給我講講南戲與昆曲及其重要劇作嗎?急用啊,感激不盡?關于南大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考研~戲劇戲曲學~中國古典戲曲方向~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選哪個,昆曲的來源,俞為民的主要著作,俞為民的介紹。
本文導航
昆曲的四個字特征
簡單點說,南戲是宋元雜劇的一支,一直流轉至今,目前浙江永嘉還有演出。
昆曲是在南戲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明代人梁辰魚在江蘇昆山對當時的戲曲唱腔作了改進,創(chuàng)作并演出《浣紗記》,這就有了“昆山腔”,也就是今天的昆曲。你老家湖南株洲有一個湖南昆劇院,也就是“湘昆”。
南戲的劇目:
自宋元以來,有名目留存的南戲共238種,有殘文佚曲流傳的約為130多種,但現(xiàn)有完整劇本流傳的僅19種。早期南戲作品以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為主,主要有《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包括三本戲文∶《張協(xié)狀元》、《小孫屠》和《宦門子弟錯立身》。近年來都已經(jīng)整理演出,效果一般。
元末明初流行的《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合稱“四大南戲”,是南戲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簡稱“荊劉拜殺”。
昆曲的劇目:
很多了,目前經(jīng)常演出的有《牡丹亭》、《長生殿》、《西廂記》等。
當代研究南戲的大家是南京大學中文系已故錢南揚教授,錢先生的高足為俞為民、周維培教授,周教授尤得真?zhèn)?,其《曲譜研究》一書堪稱獨步學界。
昆曲研究者很多,北京上海南京都有,不一一列舉。
不知道你的程度,盡量講得通俗些,不一定完全準確,屬差不離。
南京大學的戲劇影視文學怎么樣
確實,表演藝術特長用處不大。
南京大學每年招生戲劇學和電影學的碩士生約13人,博士生約10人。這個本科專業(yè)也是為他們自己培養(yǎng)研究生源,其主要培養(yǎng)方向是劇本寫作,只有到了碩士階段才會進入學術。所以文學作品閱讀量大和文學創(chuàng)作好的考生比較有把握考上。
中國戲曲學院考研考什么
當然是南京大學的古典戲劇專業(yè)更給力 有董健、俞為民、胡星亮 、呂效平一較知名的導師 這些人有學識也有很強的學術能力 并且敢說敢做 報考這個專業(yè)當然要對古典文學 古典戲曲有所了解 畢業(yè)之后是文學碩士
蘇州大學 周秦 呵呵 你要是喜歡唱曲就奔周秦去吧
要選這個方向 就要做好心理準備 耐得住寂寞 是要做冷板凳的 當然也要看機會 還是可以做做教師 院團或研究所理論研究之類的工作
原來這里是昆曲的發(fā)源地
“里人度曲魏良輔,高士填詞梁伯龍”。昆曲算來六百年了,這中間的曲折婉轉,直逼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水磨腔…… 昆曲探源
在中國戲劇史上,昆曲的興起是一件大事。這是中國劇壇上唯一由文人與藝人緊密聯(lián)合發(fā)展出的一個劇種。文人的劇本,富于文采,典麗工整,而藝人的參與,使得文武場的穿插、場子的冷熱、角色行當?shù)膭谝?、劇情的推展,都得到適當?shù)目紤]。如果昆曲沒有各方面的成就,是不可能獨霸中國劇壇兩百余年,更談不上能給京戲以及其他許多地方劇種以深遠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戲劇到了金元時代逐漸成熟,在北方由一人彈唱的「弦索調」,轉變成代言體的「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雜劇的體制規(guī)律嚴謹,曲牌、宮調完全遵守元曲的規(guī)定,以文字見長。每本四折,每折由末或旦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是在旁搭配,因此不易生動,不過略具戲劇規(guī)模而已。但是留下大量劇本,對以后的戲劇影響很大。在南方的「戲文」起源于宋代南遷前后,以宋詞配合村坊小曲形成了一種地方小戲,是以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格局為主,不按宮調,不講規(guī)律,在明代以前只是在坊間流傳。明初時,南戲文經(jīng)由文人的改革后開始復興,逐漸吸收北雜劇的格律,形成體制,最后演變成「傳奇」。傳奇的長度沒有限制,人人可以主唱,除了獨唱外,還有輪唱、合唱,豐富了劇情及音樂,突出了角色,使中國戲劇進入了成熟時期。 昆曲發(fā)源在江蘇昆山,最早是以地方小調形態(tài)出現(xiàn)的。「昆山腔」的名稱存在,根據(jù)記載應可追溯到元末,也就是公元一千三百年左右。明初時成為南戲文的四大聲腔之一,當時不及「海鹽腔」普遍。昆山腔的興起,必須歸功于明代中葉的音樂家魏良輔及戲曲家梁辰魚。魏良輔精通音律,深研唱腔中的各種技法,與其他專精之士,把當時流行的昆山腔逐步發(fā)展成婉轉緬邈的「水磨調」,成為文人散曲吟唱的詞曲音樂的主流,因此稱為昆曲。后來經(jīng)由梁辰魚應用到他所著的《浣紗記》傳奇中,由于曲情的變化,角色戲劇性的要求,使得曲樂戲劇化,曲調由簡而繁,因此昆曲由文人清唱演變成戲劇的聲腔。昆曲在融合了戲文的民間音樂風格與雜劇的文學豐采以后,成為一種既華麗又典雅的歌劇聲樂,至此以后傳奇大都采用昆山腔演唱,終于成為全國性的戲劇。奠定了從明嘉靖年間到清乾隆年間,前后兩百七十多年的昆曲全盛時代。 昆曲的曲調以典雅、靜謐、纏綿、婉轉為主,旋律結構以曲詞四聲和詞匯的連音調值為準,節(jié)奏變化以劇情為定則。唱曲講究音準、板正、腔純、情真,表演以身段美、指事明、化身準、出情真為準繩。這些特點的形成,來源很廣。主要是長期以來繼承了唐宋「大曲」,宋「詞調」,宋「唱賺」,宋金「諸宮調」,南「戲文」,元「雜劇」,甚至民間的「貨郎調」等演唱藝術。經(jīng)過收集、選擇、融化、消納、改革,成為風格統(tǒng)一,豐富而不雜亂的經(jīng)典藝術。
另一個造成昆曲興盛而且流傳至今的原因,是所謂「折子戲」的產(chǎn)生。在明朝中葉,豪富人家開始自組家庭戲班,供宴會時賓主同樂。這時連演多天的整本傳奇就嫌太長了,而且故事情節(jié)大都耳熟能詳,于是經(jīng)常選取其中精華演出,以觀賞細膩的演唱藝術為主。漸漸的演變成選擇不同的傳奇中的折子同臺演出,這就是折子戲。像《紅摟夢》中描寫清初豪門就是以這種形式演唱昆曲。由于折子戲既適合大型劇場的演出,也適合家庭廳堂的觀賞,而且所保存的都是精華場次,各種角色都得以發(fā)揮,因此一直都能引起許多愛好者的共鳴。 昆曲的起源
中國戲曲,由宋元南戲到金院本、元雜劇、逐漸推進、衍變。元末農(nóng)民起義,推翻了蒙古貴族的封建統(tǒng)治之后,廣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擺脫了民族歧視的枷鎖,生產(chǎn)有所恢復,商業(yè)漸趨發(fā)展。此時中國的戲劇也相應地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形成“北劇”(元雜劇)沒落,”南戲”復興的現(xiàn)象。
當時南戲主要劇本是“傳奇”,演唱傳奇的聲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發(fā)源于浙江海鹽的聲腔,它流行在嘉興、湖州、溫州、臺州一帶,萬歷間復傳人江西,流行地區(qū)較廣的是弋陽腔,它分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安徽、兩廣、云南、貴州等地,多結合各地的語言、音樂而有所衍變,余姚腔流行于浙江紹興,以及江蘇的常州、鎮(zhèn)江、揚州、徐州,安徽的貴池、太湖等地。此外還有四平腔、義烏腔、樂平腔等,皆影響不大。
“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簡稱昆腔,它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個支派。據(jù)明·玉峰(昆山)張廣德的《真跡日錄》卷二載文記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詞,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zhèn)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于世,善發(fā)南曲之奧,故國初有昆山腔之稱?!?
昆山腔在明代萬歷之前,還只是流行于吳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這種“清柔婉折”的昆山腔之變革發(fā)展,是在明代中葉以后。在嘉靖(1522一1566)、隆慶(1567一1572)年間,江西豫章(南昌)人魏良輔(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倉南關(元代時昆山所轄)。魏良輔原是個北曲清唱家,到吳中后,又致力于南曲。他認為當時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無意致”(行腔簡單,或節(jié)奏拖沓),于是以原昆山腔為基礎,參考海鹽、余姚等腔的優(yōu)點,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應即是“抑揚頓挫,索纖牽結,停聲、偷吹、依腔、貼調”等有裝飾色彩的潤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并與善吹洞蕭的張梅谷,工(扌厭)管的謝林泉,以及張小泉、周夢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諸人結成在藝術上有共同見解和理想的創(chuàng)作集體,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與發(fā)展。魏良輔非常講求唱法上的吐字、過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關老唱家大倉戶侯過云適處請教,求得首肯,多次反復修改不厭。同時,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張野塘,以罪發(fā)配太倉衛(wèi),被魏良輔以善歌之女招為婿,他協(xié)助魏“更定弦索音節(jié),使與南音相近。并改三弦(形)式,身稍細而其鼓圓,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即昆曲及彈詞中所用的“南弦”)。它與曲笛、懷鼓、提琴(民族拉弦樂器),并為昆曲的特色伴奏樂器。這種新腔的特點是清柔婉轉,“調用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xié),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背蔀榧媳鼻蟪傻男侣暎扒辉弧デ弧?,曲名‘時曲’”。但這時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體現(xiàn)劇本,形諸舞臺。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臺,成為戲劇,則是由梁辰魚的《浣紗記》開始。昆山梁辰魚(1519-1591)號少白、又號仇池外史,著名戲曲作家,精詩詞,通音律。魏良輔改腔的成就使他頗受鼓舞,他經(jīng)常設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學者列序兩旁。著名的歌兒舞女沒有得到梁的親授,皆自以為不祥。但他還覺得這樣的新腔不應只局限于曲壇清歌,必須擴展到舞臺之上占有更廣闊的天地、于是與精通音理的鄭思笠、陳梅泉、唐小虞諸人,“考訂元劇,自翻新作”,并發(fā)揮文學優(yōu)勢寫作了以西施為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從音樂方面彌補了水磨調“冷唱”的不足,同時把傳奇文學與新的聲腔。和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借鑼鼓之勢與舞臺之場面形態(tài),第一次將昆曲搬上劇壇。這種從原始的昆山腔發(fā)展成為昆曲,再進一步登上舞臺,即是這個聲腔定型和成熟的過程。自萬歷初年,昆曲很快地擴展到江、浙各地,成為壓倒其它南戲聲腔的劇種。隨之由士大夫帶進北京,與弋陽腔并為玉熙宮中大戲,當時稱為“官腔”。從此,昆曲儼然成了劇壇的盟主,數(shù)百年來,對許多劇種的舞臺藝術,產(chǎn)生過深厚的影響。
南戲復興也有著一個過程,明初的貴族士大夫這些上層人士還以北曲為雅樂正聲,至于民間的廣大群眾則普遍愛好詞調通俗、故事曲折而完整的南戲。等到“荊(荊釵記)、劉(劉智遠白兔記)、拜(王瑞蘭閨怨拜月亭)、殺(殺狗記)”四大傳奇及高明(則誠)的《琵琶記》從文詞排場各方面都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相當?shù)奶岣咧?,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重視,南戲由廣場走上了高堂華筵,身價日上。
俞為民的主要著作
1、《宋元四大戲文讀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本書對《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四大戲文作了校注,以明汲古閣本為底本,以其他明刊本及南曲譜中所收錄的有關曲文為校本,有異處皆予以注明。并對曲白中的方言、典故以及戲曲術語作了注釋。2、《中國古代戲曲簡史》 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出版。本書對中國古代戲曲的起源、產(chǎn)生與發(fā)展作了簡要的論述,介紹了南戲、雜劇、傳奇、花部的藝術體制與發(fā)展概況,對各個時期的重要戲曲作家及其代表作作了評述。3、《明清傳奇考論》 臺灣華正書局1993年出版。本書首先從宏觀上對明清傳奇的創(chuàng)作傾向和作家流派作了考察和論述。其次,對明清時期重要的傳奇作家和作品作了專題研究。另外,對明清時期一些有關傳奇創(chuàng)作的理論問題也加以了論述。4、《宋元南戲考論》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出版。本書對宋元南戲的起源、唱腔、劇目等問題作了詳盡的考論,并對現(xiàn)存的《荊》、《劉》、《拜》、《殺》、《琵琶記》等九種南戲的作者、版本及其流變加以了考證。另外,對南戲所用的南曲譜與北曲譜也作了考述。5、《李漁〈閑情偶寄〉曲論研究》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本書對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出的戲曲理論作了研究,梳理成結構論、情節(jié)論、語言論、音律論、表演論等五個理論體系,分別作了闡述,并且對李漁戲曲理論的美學特征加以了總結。 6、《瑰麗璀璨的元曲》 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本書對元代劇曲與元代散曲作了論述,分別對兩者的藝術體制、發(fā)展概況加以了論述,并對元曲的一些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作了評述。7、《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合著) 臺灣華正書局1998年出版。本書將中國古代戲曲理論的發(fā)展劃分為萌芽、雛形、成熟、發(fā)展、繁榮、深入、集成、重心轉移等八個階段,對每個階段的理論特征、重要戲曲理論家與論著作了論述,并且總結了中國古典戲曲理論的形態(tài)、內(nèi)涵和美學特征。8、《李漁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本書在對李漁的生平經(jīng)歷加以考述的同時,分別對他在戲曲、小說、詩文、史學、園林、養(yǎng)生、飲食等方面的著述與成就作了考察與闡述,并對李漁的為人重新作了評價。
明星俞為民
俞為民,男,1951年2月12日生,浙江余杭人。1978年本科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古典戲曲專業(yè),獲碩士學位。畢業(yè)留校,一直從事中國古代戲曲、小說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現(xiàn)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戲曲、中國古代小說。目前主要從事宋元南戲研究。1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