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勝高老師的作品有哪些 成為網(wǎng)絡小說家的流程

怡然似夢2022-08-22 19:05:33949

您好,請問那個網(wǎng)址打不開了,如果您那里有袁行霈的資料可以告訴我網(wǎng)址嗎?逐風文學社的發(fā)展規(guī)劃,曹勝高的冬天的記憶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導航

袁行霈和瓊瑤的母親是家族親戚嗎

1936出生,江蘇武進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學部主任、國學研究院院長。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 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84年晉升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1982年4月至1983年3月任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教師;1992年7月至1993年9月以及1998年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1997年9月至12月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學者。2004年9月至11月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5年9月開始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與北大聯(lián)聘)。此外,還先后在日本愛知大學,美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以及香港大學、臺灣大學講學。第八、九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個人生平

  男,原籍江蘇武進。   

1936年4月出生于山東濟南,出身于一個傳統(tǒng)的讀書人家庭,家庭培養(yǎng)了他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1953年他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1957年北大中文系畢業(yè)留校任教,從此開始了教學與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帶著學生到北京城子煤礦半工半讀,每周三天下礦井挖煤三天上課,持續(xù)了兩個多月。接著又到密云鋼鐵公社勞動了大半年,燒過鍋爐,做過爐前工、木工、鑄工。

1959年夏他又下放到齋堂公社白虎頭大隊勞動。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   

1962年以后那段狠抓階級斗爭的歲月里,先生被定為全校的“白?!钡湫?。   

文革開始后,很自然地受到批判,下放鯉魚洲“五七干?!眲趧恿艘荒甓?,在一次翻車事故中,從波陽湖大堤上摔下來,差一點丟了性命。在那種壓抑的氛圍中,先生感到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那是我一生中最不開心的時候”。   

1977年高?;謴驼猩螅婿诒贝鬄楸究粕脱芯可v授中國文學史、中國詩歌藝術研究、陶淵明研究、唐詩研究、李賀研究、唐宋詞研究等課程。他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進取,取得較好的效果。   

1979年晉升講師。獨自撰寫了《山海經(jīng)初探》、《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考辨》、《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等論文在1979年發(fā)表,開始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1980年任副教授。   

1982年至1983年,他應日本東京大學的邀請,前往講授陶淵明研究等五門課程。   

1984年成為中文系特聘教授。   

1986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主編。   

1992年至1993年,他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4年任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中華文明之光”(150集)總顧問。   

1997年以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身份在哈佛大學訪問研究,并在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演講。   

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9年出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任。   

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   

2005年被北京大學確認為資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聘為教授(與北京大學聯(lián)聘)。   

2006年1月18日,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先生走上學術道路和他從小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很大關系。他出身于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培養(yǎng)了他對古典文學的愛好,啟迪了他對文學的慧心和妙賞。   

1953年,先生考進北京大學,從此受到嚴格的學術訓練。

1957年畢業(yè),被林庚先生留 袁行霈

做助教。

在1960年至1964年的幾年間,他和陳貽焮先生一起跟隨他們的導師林庚先生主編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還參加了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的選注工作。做這些工作需要閱讀大量的作品和史料,為他今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78年先生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縱通”與“橫通”》,文章不長,卻是先生第一次公開地表白自己的學術追求,預示著他學術道路上一個新的開始。文章指出:所謂“縱通”是“就文學論文學,著重研究文學史上各種現(xiàn)象、體裁、流派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衰落;研究一個個時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承上的作用和啟下的影響;力求將上下三千年文學發(fā)展的來龍去脈整理清楚”。所謂“橫通”就是力求將文學和史學、哲學、宗教、藝術乃至自然科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并努力從他們的關聯(lián)上,從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的關系上,尋求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他認為將“縱通”與“橫通”結合起來,從更廣闊的背景上觀察和研究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一定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甚至開拓出一些新的學科領域”。   

1987年他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出版,此后在日本又出版了此書上編的日文譯本,在韓國出版了全書的韓文譯本。此書于1991年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著作)一等獎,于1992年獲國家教委授予的高等學校出版社優(yōu)秀學術專著特等獎。學界對于這一專著的認可令先生感到欣慰,然而談及這本書的時候,先生屢屢提及的卻是林庚先生所作的序言,其中顯示了兩代學者心靈的脈脈相通,特別是他對導師的感恩之情。林庚先生在序言中說:“人之會心,或囊括宇宙,或隱于針鋒,靈犀脈脈,若相問答。行霈為學多方,長于分析,每觸類而旁通,遂游刃于群藝,嘗倡邊緣之學;舉凡音樂、繪畫、宗教、哲學,思維所至,莫不成其論詩之注腳。本書上編蓋由淺入深,沿波以探源;下編則青山歷歷,峰巒自見。仿佛兩條坐標軸構成一幅坐標圖,交輝映照,互為表里。話固不可以若是其幾也,譬喻又總是跛足的,不知其可耶非耶。多年來行霈時叩我柴扉,每縱談終日,樂而忘返;蓋習以為常,亦性之所近也?!?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

1987年他應邀到日本愛知大學講學,此后不久出版的《中國文學概論》就是這次講學的講稿。1994年,先生與弟子孟二冬教授、丁放教授合著的《中國詩學通論》出版,隨即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高等學校第二屆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隨著學問的精進和學術成就的積累,先生對做學問的見解愈加高屋建瓴。他認為做學問無非是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復雜的事情說得簡單明白;另一種是對簡單的事情,作出深入細致的分析。先生認為,學問也和詩歌一樣具有氣象?!皩W問的氣象,如釋迦之說法,霽月之在天,莊嚴恢弘,清遠雅正。不強服人而人自服,無庸標榜而下自成蹊?!倍纬蛇@種氣象至少有三個條件:第一是敬業(yè)的態(tài)度,對學問十分虔誠,一絲不茍;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長,不攻人短,不存門戶之見;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潛心學問,堅持真理,堂堂正正。先生說,具有大家氣象的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學術的格局和視野開闊,能夠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處處顯示出總攬全局的能力;他們的學問都具有開山之功,開拓新領域,建立新學科,發(fā)凡起例,垂范后學;他們都是學問和道德并重,用正直、誠實、剛強成其寬容、獨立之氣象。   

1995年,教育部請袁先生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文學史》。他約請了19所高校的29位學者,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氣氛,大家團結一致,經(jīng)過兩年半的努力,完成了全部書稿,共四卷。他不但將這部書定位為教材,也定位為學術著作,因為好的教材都應反映最新的學術成果,并有獨到的見解。他為這部書花費了大量心血,從組織班子、草擬編寫要點、確定全書體例、擬定編寫工作條例、統(tǒng)改編寫大綱,直到全書初稿完成后對全書進行統(tǒng)改潤飾定稿,以及看校樣,他總是事必躬親。他還親自撰寫了總敘論、第三卷敘論,以及第三卷的兩章。他利用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的機會統(tǒng)改書稿,在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夜以繼日辛苦了將近四個月。他手提著一箱子書稿,從中國到美國,又從美國返回中國。他說自己從不做掛名主編,這部書就是證明。關于這套教材的編寫方針,先生提出“守正出新”四個字,先生還確立了撰寫文學史的三條原則:文學本位、史學思維、文化學視角。這與先生關于詩歌藝術研究經(jīng)驗的總結(博采、精鑒、深味、妙悟)同樣有其個人特點,即強調會通化成。傅璇琮先生認為該書“打破傳統(tǒng)概念,開拓研究視野,展示了學術發(fā)展的新方向”;楊義先生認為全書的總緒論和各編的緒論,“從文化學的大視野考察了文學與政治社會、宗教信仰、學術思潮、傳媒和受眾等諸因素的聯(lián)系,犖犖大端,層次分明,有些地方寫得非常大器”。該書在1999年8月出版,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特等獎,2001年獲得第五屆國家圖書獎,2002年又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至今已經(jīng)印刷了多次,被許多高校采用。這是對他們這個集體的高度肯定。

主要著作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中國文學概論》   《陶淵明研究》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   《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合著)   《中國詩學通論》(合著)   《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主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主編之一)   《袁行霈學術文化隨筆》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袁行霈卷》   《中國文學史》(主編)   《陶淵明集箋注》   《中華文明史》(主編)   《中國文學作品選注》(4卷本)(主編)   《愈廬集》1989年獲全國高等學校首屆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特等獎1991年獲國家教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稱號暨人民教師獎章1993年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市人民教師稱號(公眾推選的十佳教師)1995年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1987年出版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于1991年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著作)一等獎,于1992年獲國家教委授予的高等學校出版社優(yōu)秀學術專著特等獎。1994年,先生與弟子孟二冬教授、丁放教授合著的《中國詩學通論》出版,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全國高等學校第二屆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1999年8月出版的先生主編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文學史》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特等獎,2001年獲得第五屆國家圖書獎,2002年又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

人物評價

  馬嘶先生說:“袁行霈沒有年輕人通常具有的心猿意馬、輕佻浮躁、好高騖遠那等凌厲之氣,也從無生活懶散、讀書不求甚解的郎當作風。他從不張揚夸耀、顯示自己的長處,也從不干華而不實、嘩眾取寵之事。他于樸實無華的為人處世之中,時時洋溢著一股蓬勃向上、昂奮進取的朝氣,表現(xiàn)出一個有志有為青年的高潔品質。”   學生說:“在我們的眼里,先生總是帶著親切的微笑,他不會讓你感到局促和緊張。他認為兩個人之間——哪怕是晚輩和長輩,也應該平等地對話。他從來都是那樣心平氣和,那樣波瀾不驚。在先生面前你會以為這種氣象的背后一定有曲折離奇的故事?!?/p>

社會評價

為人師表:雅量高致

  在北大中文系,當?shù)闷稹叭逖拧倍值模弦惠吔淌谥蟹橇指壬獙?,接下來就該是他的學生袁行霈了。這固然得益于其研究對象古典文學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們強調知行合一,注重學問與道德的合一,因而這份儒雅是從骨子里透出的儒雅,不會隨身份、地位的變化而變化。 袁行霈和學生

袁行霈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已有半個多世紀了。對于一茬茬學子來說,他的課是很多人的美好記憶。   上袁行霈的課,的確是美的享受??⌒泔h逸的板書豎寫始終是他的習慣,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就是一篇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他把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稱為好友,興起時便在課堂上吟誦他們的佳作,優(yōu)美的音質,瀟灑的氣度,陶醉過無數(shù)學子。   他的課是北大中文系最受歡迎的課之一,每當他上課時,教室內外幾乎水泄不通。袁行霈講授的陶淵明研究、唐詩研究等專題,成為中文系學子心中的經(jīng)典課程,他本人被視為北大學者風度的象征。聽過袁先生課的人,只要被問及感受,多半是“如沐春風”,有位學生說:“上袁先生的課,你經(jīng)常有這樣的體驗,不知怎么,咦,一節(jié)課就過去了?!?  袁先生帶博士生時,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十分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國學研究院博士生曹勝高說:“袁行霈老師很有雅量,盡管他是一位聲名遠播的學者,但是他非常虛心,非常坦然地傾聽同學的不同見解?!眹鴮W研究院每一屆學生開學典禮時,袁先生在講話中都要提到:這里的學生要提交兩篇論文,一篇是學術的論文,一篇是個人品德的“論文”。他要求學生做到學問與道德的統(tǒng)一。正是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他的學生中才涌現(xiàn)出孟二冬這樣的時代俊彥和學界翹楚。而他本人先后獲得國家級與市級嘉獎,并于2006年獲北京大學“蔡元培獎”——這是被北大師生公認的“北大教師最高榮譽”。

治學之道:橫通與縱通

  作為一名治古典文學的學者,袁行霈的研究領域偏重于六朝詩、唐詩、宋詞、文言小說,但他沒有囿于這些,而是由此開拓出一派雅正恢宏的格局。   早在1978年,袁行霈在《光明日報》發(fā)表《橫通與縱通》的文章就提出治學主張?!皺M通”原是貶義詞,袁先生賦予它褒義,強調多學科交叉研究,左右打通;“縱通”則指對研究課題有縱向把握,上下打通,并加強對學術史的關注和了解。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奠定袁行霈學術地位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一書,即是橫通與縱通的成功嘗試。后來他用二十年的時間撰寫了《陶淵明研究》、《陶淵明集箋注》和《陶淵明影像》三本書,把自己的學術能量全部釋放在陶淵明這一個點上,以求突破。又由文學史而美術史、音樂史,繼而從中國文學史出發(fā),擴大到中華文明史的研究。由他擔任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四卷本,先后獲得國家圖書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至今已經(jīng)印刷了多次;他與數(shù)十位學者一起,經(jīng)過近7年的潛心研究編輯出版的4卷本《中華文明史》,則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貢獻。此書英譯本將于2012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不僅學術上注重橫通與縱通,袁行霈還喜歡一邊欣賞古典音樂一邊讀帖。他說:“眼前是二王,顏柳,蘇黃米蔡,耳邊是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書法與音樂,中國和歐洲,頗有可以溝通的地方。巴赫與顏真卿的恢宏,貝多芬與蘇東坡的雄放,肖邦與文征明的俊逸,往往令我驚異其間的相似。當讀到筆墨酣暢之處,又恰逢五音繁會之際,浸潤在一片不可言說的愉悅之中,如癡如醉,物我兩忘,不知時光之流逝?!边@大概就是文化的融會貫通之境吧。

開門辦館:廣納天下賢才

  自1999年開始,袁行霈成為繼符定一、章士釗、楊東莼、葉圣陶、蕭乾、啟功之后的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七任館長。這固然是他的榮譽,但他更視之為社會責任——文史研究館是名流耆宿匯集之地 袁行霈

,如何延攬人才,凝聚館員智慧?去年年初,在他的提議下,任繼愈、饒宗頤等6人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在袁行霈的主張下,文史館面向社會,開門辦館,服務大局,回報人民。當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后,袁行霈和中央、地方各館精心創(chuàng)作了360余幅書畫作品贈給災區(qū)。他還將自己書寫的對聯(lián)交由榮寶齋義賣,所得收入全部捐贈給災區(qū)。他注意到館員中有很多著名詩人,但一直沒有一本詩選,便經(jīng)過5年的努力,編輯出版了《綴英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詩選》。他的另一大手筆是編撰國家重點文化項目《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全書預計1500萬字,將于2012年出版,可稱為集全國文史研究館之力的“文化地圖”。袁行霈說:“對參加工作的館員和館外專家,第一要尊重,第二要尊重,第三還是要尊重?!?  “常懷感激之心,常存慚愧之意”,這是他的真情話語,絕非謙虛之辭。從書齋到社會,從教授到館長,袁行霈都以高潔、扎實的道德學問踐行著自己的人生追求。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大約只有“表里俱澄澈,心跡喜雙清”如袁行霈這樣的人,才能有從骨子里透出的儒雅吧?

編輯本段其他信息

  最好認的代表   盡管袁行霈代表做事一向低調,不喜歡“出頭露面”,婉拒了幾乎所有記者的采訪要求,但在本次兩會上,年已71歲的袁行霈代表依然十分惹人注目?!霸淌谧詈谜J了,滿頭銀發(fā),這里只有他一人如此儀表。”其實,袁行霈代表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身份:國學大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在他看來,作為一個學者,應該遠離媒體,充分利用時間,扎扎實實地做學問。   “得慢慢來”、“急不得”   針對當下的國學熱、現(xiàn)代私塾的是與非等問題,袁行霈代表表示自己不好發(fā)表過多的評論。不過,記者追問之下,他說,國學的傳承和復興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xiàn)的,“得慢慢來”、“急不得”。畢竟,作為“一國固有之學問”(梁啟超語)的國學,是經(jīng)過幾千年積累、傳承下來的學問,內容十分豐富,不能以實用主義的態(tài)度簡單對待。   國學不是要不要的問題   袁行霈代表一向認為,國學不能救中國,也不能引導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然而,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中國的國情,國情既包括中國的現(xiàn)狀,也包括中國的歷史,以及中國的學術和文化傳統(tǒng)。從這個意義上講,深入研究國學是很有必要的?!安还茉覆辉赋姓J,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談行為顯示著這個傳統(tǒng)的或優(yōu)或劣的特色。而國學作為固有文化傳統(tǒng)深層的部分,已經(jīng)滲進民眾的心靈,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現(xiàn)代生活。”袁行霈代表說。所以,對國學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必須認真面對、認真研究,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應當抱著分析的態(tài)度、開放的態(tài)度、發(fā)展的態(tài)度來對待國學。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成為網(wǎng)絡小說家的流程

一、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寫在前面的話從2003年5月26日至今,逐風文學社走過了四年多的時間,在這段短暫而又漫長的時光里,一代又一代的逐風人在這里追逐夢想,揮汗灑淚,在這里書寫他們的青春之歌,在這里展示他們的文韜武略。我們的逐風幾經(jīng)風雨,幾經(jīng)波折,終于在今天得以成為許多文學愛好者共同的家園,成為一個以出版《逐風》期刊為核心,以舉辦自由風論壇等精品活動為特色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學社團。逐風的發(fā)展還需要幾代逐風人漫長的求索,在逐風發(fā)展出現(xiàn)好的勢頭的現(xiàn)在,我們更要對逐風的未來作盡可能全面的規(guī)劃和展望。二、三省吾身——逐風現(xiàn)狀的自我認識(一)幾年來的成就與不足過去一年里,逐風在第四屆負責人的帶領下以及所有逐風人共同的努力下,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1、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組織結構日趨完善。經(jīng)過負責人草擬、全體大會修改通過之后,逐風制定了較為完善合理的章程,對文學社的性質、宗旨、理念、目標、基本任務等都有了更為清晰準確的定位。為保證文學社日常事務的正常開展,我們通過負責人討論,確立了由全體大會、骨干例會、部門會議組成的幾種會議形式。其中,全體大會是逐風的最高權力機構,骨干例會是常務決策機構,部門會議是部門內部的工作討論和交流。部門設置根據(jù)社團發(fā)展需要幾度調整,最后確定為:社長、副社長、秘書處、編輯部、宣傳部、組織部、外聯(lián)部和網(wǎng)絡部。2、精品活動初具規(guī)模,活動影響日趨擴大。在活動打造上,逐風較以往有了較大的進步。著力打造的精品活動——自由風論壇受到廣大同學們的歡迎,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對逐風的對外宣傳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先后舉辦的文學電影放映、手抄報比賽等亦具有一定規(guī)模,反響熱烈。3、《逐風》期刊全面改版,實現(xiàn)質和量的雙重飛躍。在所有逐風人的共同努力下,借由出版精華合訂本的發(fā)展契機,《逐風》期刊全面改版。在內容上,重新劃分為文化品評、談古論今、生命感悟、世說新語等幾大版塊;在印刷上,變成了封面發(fā)片、銅版紙彩色印刷,內頁硫酸紙印刷,齊碼釘裝訂,逐漸向專業(yè)雜志印刷方式靠近。同時,單冊印刷價格降為原來的一半,印數(shù)增加了兩倍,這是《逐風》期刊排版、印刷工作的重大進展。即便如此,逐風仍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主要有:1、主要負責人逐風剛剛經(jīng)歷換屆,各部負責人變動較大。新上任的負責人皆對社團工作有飽滿的熱情,能夠為社團帶來新的活力,亦有較多的空閑時間和精力投入社團工作。但與此同時,人事調整會帶來短暫的“不適應癥”,需要有一定時間的“過渡期”?!斑^渡期”是社團的發(fā)展契機和挑戰(zhàn),對“過渡期”的把握將直接影響社團今后的發(fā)展。2、成員2007級新成員在加入時經(jīng)過了比較嚴格的面試、選拔,所錄用的無一例外都有很強的集體責任感和很高的工作熱情。其中還有許多人具備可觀的能力基礎,發(fā)展?jié)摿^大。而2005、2006級老成員中,有一部分或因課業(yè)繁忙或因參與其它學生組織,未能有足夠的精力投入逐風活動中,經(jīng)過一兩年社團工作的篩選,已基本主動退出或被開除社籍。其它人則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所以說,逐風成員基本能夠滿足未來發(fā)展的需要,人才斷層的可能性較小。但成員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審美境界有待提升,各部門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規(guī)范性、周密性、創(chuàng)造性和工作效率都有待提高。3、期刊期刊的內容應當進一步豐富,品位應當進一步提升。我們急需拓寬稿件來源的管道,提升稿件質量。建立起豐富的編輯參考數(shù)據(jù),進行編輯、排版規(guī)范。4、活動活動形式有待創(chuàng)新,活動深度有待挖掘,活動規(guī)模、活動宣傳、活動影響有待擴大。5、網(wǎng)絡文學社團的網(wǎng)絡化,是社團的發(fā)展趨勢,文學社團網(wǎng)絡空間的開辟,是長遠發(fā)展的必需。但是,之前由于逐風部門建設的不完善,導致網(wǎng)絡發(fā)展一再停滯,網(wǎng)絡建設幾近空白,這必將成為今后阻礙逐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必須盡全力加以克服。(二)我們的定位與發(fā)展目標1、四年來堅持圖文原創(chuàng),形成了逐風獨有的風格和魅力,也促使我們對《逐風》期刊認識的穩(wěn)定:《逐風》是一本簡約而厚重的雜志,原創(chuàng)是我們的第一標準,在此基礎上,我們不斷提升《逐風》的品位。2、雖然社會普遍浮躁,但熱愛文學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大學校園中。經(jīng)過各種管道的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對文學有很大的熱情,甚至有許多人都表達這樣的欲求:一所大學中不能沒有一本文學性綜合刊物?!吨痫L》就要做成這樣一本服務全校,影響力拓展到校外的主流大學生文學期刊。3、逐風文學社是所有文學愛好者共同的家園。我們要讓所有的文學愛好者在這里找到歸屬感,同我們一起追逐文學之夢,追逐自由。我們要不斷對自身進行完善,努力探索新的發(fā)展道路,勇往直前;我們要成為校園文化的基層實踐者,為廣大同學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我們要為同學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我們要走出校園,走向全國,引領高校學生社團潮流。讓文學院為我們而驕傲,讓東北師范大學為我們而自豪。三、外部環(huán)境分析及其對逐風發(fā)展啟示(一)中國文學現(xiàn)狀現(xiàn)狀分析1、文化選擇加大,文學已不再是真理最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的關注點集中在文學上,文學成了整個文化的代表,而現(xiàn)在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非常繁榮,文學只是整個文化的一部分,不再成為真理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人們對文學的關注少了,能讓人記住的作品少了。2、“80后”作者群浮出水面,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美國《時代》周刊用中國少女作家春樹作為封面,并將春樹、韓寒等人作為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中國新一代的代表。這標志著中國少年寫作群體,即“80后”作者群已浮出水面。以“80后”為主體的青春文學占到整個文學圖書市場的10%。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而不是文學現(xiàn)象。他們表現(xiàn)的是一種“物化”的感情。3、網(wǎng)絡文學急劇發(fā)展,迅速搶占市場。網(wǎng)絡文學與現(xiàn)實接近,是生活在社會最前沿的文學,當然就擁有了最多的讀者。但是它的粗制濫造、良莠不齊又限制了它的發(fā)展。發(fā)展啟示1、對真正喜歡文學的人來說,任何時代都一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1世紀都一樣。時代不會對一個真正熱愛文學的人產(chǎn)生太多的影響。文化選擇的增多,只是過濾掉更多的“假稱”熱愛文學的人。2、社會給予中國少年寫作群體更多的關注,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更多的關注意味著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穩(wěn)步成長,充實自身,才能符合社會的期望,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逐風將通過舉辦培訓、講座等方式真正提高成員的寫作水平。3、網(wǎng)絡文學是文學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我們不能放棄網(wǎng)絡這一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因此,逐風將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強對網(wǎng)絡空間的開拓。同時努力克服網(wǎng)絡文學粗制濫造、良莠不齊的現(xiàn)狀,努力提升文章的品位。(二)校園文化現(xiàn)狀現(xiàn)狀分析1、校園文化活動形式缺乏新意,文化類型比較單一。這使得校園文化活動不能滿足不同特長學生對文化活動的需求。目前,我們學校的大部分活動都局限在晚會、講座、文體比賽等活動上,活動形式少有突破。2、校園文化建設在服務學生,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校園文化建設不應一味講求規(guī)模、影響,而應以學生為本,以更好地服務學生,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根本出發(fā)點。3、廣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對象不再是某些出類拔萃的少數(shù)人群,而是全體大學生。要努力提高廣大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人參與進來。4、學??蒲袣夥铡W術氛圍不夠濃厚。雖然社團人更多是因為共同的旨趣走到一起,但是,與學術科研的結合,同樣符合社團人的發(fā)展要求。發(fā)展啟示1、該校的文學發(fā)展現(xiàn)狀與學校發(fā)展水平不符,逐風應當借鑒其它高校同類社團的發(fā)展經(jīng)驗和發(fā)展模式,迅速提升自身的發(fā)展水平,為校園文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2、校園文化的社會性要求其內容具有實踐性。大力參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對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有重要作用。逐風計劃加強同作協(xié)、文聯(lián)等文學組織的聯(lián)系,積極參與社會征文,策劃社會活動。3、校園文化不是光讓學生聽、看、了解、知道,而是親自去參與。因此,逐風將積極開創(chuàng)大眾性校園文化活動,加強大眾參與性,開展調研活動,征求學生群體意見和建議,積極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校園文化建設。4、充分利用文學院的豐富資源,在逐風內部開展對文學問題的研究活動。四、會當凌絕頂——逐風發(fā)展的總目標、總路徑(一)近期目標——嚴密組織、表彰先進,完善形成分工有序、合作順暢、權責明確、獎懲分明的工作機制和組織結構。1、社長、副社長及各部部長之間分工明確,提高部門自建設的積極性。2、強化秘書處的信息中轉作用。3、有獎有懲、獎懲分明、獎懲有度。(二)中期目標——強化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1、逐風的社團形象建設、社團文化建設。2、《逐風》文學性綜合期刊的精益求精。3、著力于精品活動的挖掘和打造。4、對非常規(guī)性活動的開發(fā)。5、對文學社的大力宣傳。(三)長遠目標——放遠眼光,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走品牌化道路。1、開展有效的外聯(lián)交流和調研活動。2、加強學院老師對逐風的指導作用。3、爭取與文聯(lián)、作協(xié)、寫作年會等文學組織的聯(lián)系,得到他們的幫助。4、邀請文學院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優(yōu)秀學生代表做逐風文學社的榮譽會員,讓他們的人格魅力為逐風人起更好的表率作用。5、廣泛收集社會征文信息,鼓勵成員積極參與,建立與較有影響力的文學刊物的聯(lián)系,舉薦優(yōu)秀文學作品,爭取承辦征文比賽的機會。6、與學術科研相結合,為志趣相投的成員提供聯(lián)系平臺。7、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爭取與中小學、小區(qū)的聯(lián)系,為成員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為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8、拓展逐風文學社的網(wǎng)絡發(fā)展空間。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逐風總目標的規(guī)劃與實施(一)嚴密組織、表彰先進,完善形成分工有序、合作順暢、權責明確、獎懲分明的工作機制和組織結構。1、社長、副社長及各部部長之間分工明確,提高部門自建設的積極性。以往由于逐風部分部門的建設不夠完善,導致社長、副社長過多地參與了部門具體事務的執(zhí)行,這一方面分散了社長、副社長對逐風發(fā)展的全局性把握,另一方面也打擊了部門自建設的積極性,使部門工作的開展缺乏創(chuàng)造力,部門成員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開展中,我將進行幾個方面的改進:(1)鼓勵各部門有各自的發(fā)展構想,最大化發(fā)揮部門成員的創(chuàng)造力,加強人才的挖掘和繼任者的培養(yǎng)。(2)各部部長定期述職,做階段性總結和活動匯報。2、強化秘書處的信息中轉作用。(1)設專人負責信息的接收、匯總和傳達。(2)各級活動策劃、總結準時上交、備案。(3)協(xié)助社長、副社長作人員的調遣(4)所有數(shù)據(jù)及時整理,包括逐風日志、成員檔案等。(5)及時進行常規(guī)性調研活動,建立完備的信息回饋機制。3、有獎有懲、獎懲分明、獎懲有度。(1)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定時間、評定標準等。(2)準備好及時而完整評價資料,使獎懲有充分的評價依據(jù)。(3)獎勵懲處相對公平,所有成員一視同仁。(4)所有獎勵懲處皆須經(jīng)過社長、副社長、秘書長三方評定,方可生效。(二)強化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在這里,請允許我們重申逐風文學社章程中的幾點重要規(guī)定。逐風的性質是崇尚文學自由寫作的興趣愛好型社團,我們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傳揚自由寫作精神為宗旨,以“原創(chuàng)、自由、平等、精品、尊重”為理念,力求將逐風建設成東北師范大學乃至全國的一流社團。我們認為逐風一切活動的開展,一切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都必須圍繞逐風這個根本性的定位進行。它將成為逐風走品牌化道路的風向標,成為逐風人的行動指南,也是逐風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根基所在。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以下幾點是強化逐風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有力舉措:1、逐風的社團形象建設、社團文化建設。社團文化從外在形式上主要體現(xiàn)在社團名稱、社團旗幟、社徽、刊物名稱等一系列標志物的建設、規(guī)范與使用上;從內在形式上主要表現(xiàn)在社團的定位、口號、辦社宗旨和辦刊主旨以及社團人的風貌、團隊形象和團隊凝聚力上。回顧過去的四年,在社長的帶領和所有逐風人的共同努力下,逐風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章程,對逐風作了明確定位。逐風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英文名“bywind”,有了自己的標志,有了自己響亮的口號“為了自由,我們遠離大地”。但是,對于逐風走品牌化道路,走向全校乃至全國,這些無疑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我代表第五屆成員提出幾點看法。(1)規(guī)范現(xiàn)有的社徽、刊物名稱等的使用,并對刊物封面設計、編輯排版等制定具有逐風風格特色的一套規(guī)范。(2)對社團現(xiàn)階段缺乏的有利于逐風品牌化建設的一些標志物,如社團旗幟、徽章等,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建設。(3)完善《逐風》期刊,豐富逐風的活動,著力于精品活動的打造,發(fā)展對外聯(lián)系,進行網(wǎng)絡開發(fā);以促進成員的發(fā)展為己任,做一流社團,辦一流刊物,提供一流鍛煉平臺。下面的論述中將對這一小點作拓展、補充。2、《逐風》文學性綜合期刊的精益求精?!吨痫L》期刊是逐風文學社的核心和主要陣地,因此,逐風文學社發(fā)展最大程度體現(xiàn)在《逐風》期刊的發(fā)展上。如何使《逐風》期刊臻于完善,是每一代逐風人共同奮斗的目標,也是逐風不同工作階段共同的主旋律。下面將從現(xiàn)存問題出發(fā),對《逐風》期刊的完善做幾個方面的概述:(1)對逐風傳統(tǒng)的繼承和風格的逐步穩(wěn)定?!吨痫L》期刊是簡約而厚重的。我們將始終保持《逐風》期刊的文學性,不斷積累深厚的內蘊,做到有發(fā)展,有創(chuàng)新,也有回歸,擁有屬于自己的傳統(tǒng)?!吨痫L》期刊的風格化、個性化無疑將更有利于逐風的品牌化推廣。(2)增加《逐風》期刊的可讀性,加深逐風期刊的文學色彩,拓寬文章內容的覆蓋面,提升文章的學術價值。(3)排版標準改進完善,向專業(yè)雜志靠近,并建立起豐富的編輯參考數(shù)據(jù)庫。(4)提升編輯人員的水平。這必須由兩方面的努力共同達成:一方面來自于編輯人員積極主動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趣味和文學素養(yǎng)及計算機技術操作水平;另一方面來自于文學社對編輯人才的培養(yǎng),即通過編輯培訓,以及每一期期刊的排版試驗,促進編輯人員對編輯要求、規(guī)范的掌握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5)提升審稿效率,尋求更為高效、合理的審稿機制。(6)堅持圖文原創(chuàng),盡可能避免圖文不符的情況,力求圖文相得益彰,美術風格趨于穩(wěn)定。我們將讓宣傳部更多地參與到排版過程中,加深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7)拓寬稿件來源,提升稿件質量。這是《逐風》期刊發(fā)展的重中之重。一本好的文學期刊,最根本的吸引力應該來自于它的內容,而非形式。我們追求印刷質量的提升,無非是為好的文學作品提供更好的展示平臺,追求印數(shù)的增加,亦是為發(fā)展成員的寫作才能,提高他們的文學審美境界,為更多的讀者讀到更好的作品提供良好的機會。如果我們棄期刊內容于不顧,而單純著眼于形式,豈非本末倒置,舍本求末。期刊稿件質量的提升,我們將從這幾個方面作出努力:A、培養(yǎng)專欄寫手。B、向老師及寫作水平較高的同學邀稿。C、拓展投稿宣傳的范圍,面向全校征稿、面向社會和其它高校征稿。D、拓寬投稿途徑,爭取在各學院發(fā)展建設逐風聯(lián)絡點。E、鼓勵成員積極參與學校征文和社會征文,積極策劃征文比賽。F、加強同文學院眾老師的聯(lián)系,以期獲得專業(yè)指導。G、通過開展采風等活動籌集稿件。H、將網(wǎng)絡作為新的稿源,如網(wǎng)絡日志,博客等。當然,在這一方面,我們將在充分考慮版權問題后進行。3、著力于精品活動的挖掘和打造。(1)對自由風論壇的挖掘。在過去一年的努力中,自由風論壇被確立為逐風文學社的精品活動。它的可行性從成員和其它同學的積極反響中得到充分認證,但自由風論壇目前所達到的深度和廣度并不理想,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規(guī)劃和挖掘。A、多做調研,廣泛聽取同學的意見,關注社會現(xiàn)象、社會熱點,尋求同時具備值得討論、廣受關注、有一定學術價值等特點的論題。B、向報告會傾斜,發(fā)言趨于正式、有一定深度,力求呈現(xiàn)書面成果。C、圍繞主題盡量拓展系列活動,如講座,電影放映等。在此次“走近張愛玲”系列活動的舉辦中,我們探索出一條新的活動模式,電影放映——講座——自由風論壇——書面表達一體化,取得廣泛關注和良好反響。我們將在此基礎上作充分的經(jīng)驗積累和問題總結,爭取在日后的活動舉辦中獲得更大的成功。D、拓展宣傳面,擴大宣傳主題,參加者的范圍要盡可能向院外、校外延伸。E、爭取與其它社團的聯(lián)系,邀請其它社團主要負責人的參與。F、對論壇形式作多樣化創(chuàng)新,增加活動內容,如評選最佳發(fā)言人等。G、將自由風論壇作為逐風向外宣傳的窗口,做社團文化展示,如發(fā)放具有逐風特色的紀念品等。(2)經(jīng)過調研論證,打造新的精品活動。參照同類文學社團的發(fā)展,我們認為有幾個活動獨具文學社特色,對文學社成員的發(fā)展能夠起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擴大文學社的影響力和對外交流,極具成為精品活動的潛力。A、手抄報比賽。對此,我們已作了“逐風——我的文學夢”手抄報比賽的首次嘗試。手抄報比賽具有活動可參與性強,活動成本低廉等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廣大同學對文學的熱愛和對逐風的了解,同時,又有拓展成為社會活動的可能性,我們將從此次比賽的成果中進一步論證活動的可行性。B、征文比賽。逐風一直沒有成功舉辦過一次征文比賽,這對于我們而言,是非常遺憾的。逐風依托文學院,對舉辦征文比賽有很強的優(yōu)勢。所以在今后,我們的活動應當覆蓋到這一方面。C、采風活動。在之前對其他高校文學社團的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文學社團都有別樹一幟的采風活動。采風活動既和征文活動一樣,有利于增加稿件來源,又對于團隊精神建設和團隊交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采風活動可以采取社團聯(lián)合的形式,對于我們的對外宣傳交流亦有可取之處。4、對非常規(guī)性活動的開發(fā)。非常規(guī)性活動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可增加與學院、學校其它社團及校外同類社團的聯(lián)合,可與學校、學院社聯(lián)配合開展,可配合學院、學校政策宣傳,亦可根據(jù)商家宣傳需要制定。雖然活動具有多變性,但我們仍可對其作一定程度的預見,例如:(1)之前提到的圍繞自由風論壇開展的電影放映、講座等。(2)舉辦各種與寫作或文學相關的知識講座??梢匝埨蠋熁蛘邇?yōu)秀學生代表。(3)舉辦各種形式的交流會,如社團負責人交流會、新老成員交流會、社團部門交流會、寫作交流會等。(4)舉辦文學主題的辯論賽。(5)與歷史、哲學等“大文科”理念下的社團交流,如聯(lián)合舉辦知識競答比賽等。(6)適當組織戶外活動,增進成員交流,豐富成員生活體驗。(7)根據(jù)文學社與文學社成員的發(fā)展需要,制定相應的培訓活動。5、對文學社的大力宣傳。要強化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打出知名度,擁有至少是全校范圍的影響力,這除了需要在逐風的期刊和活動上投入大量精力外,大力度的宣傳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多數(shù)情況下,對文學社的宣傳,就是對《逐風》期刊和逐風活動的宣傳。(1)宣傳手段多樣化。過去,逐風的宣傳更多的局限在海報展板的展出上,我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這個情況能夠有所改善,對各種各樣的宣傳手段作更多的嘗試。在平面宣傳方面,除了海報展板,條幅、易拉寶、書簽、卡片、傳單等宣傳手段同樣可以嘗試。在立體宣傳方面,我們一來可以借助學?,F(xiàn)有的宣傳媒體,如校報、《東師青年》、校園廣播站、揚思網(wǎng)等為逐風作更好的宣傳,二來也可以通過逐風的網(wǎng)絡自建設來實現(xiàn)(有關網(wǎng)絡方面,將在后面有所補充)。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考慮寢室宣傳、學院宣傳等宣傳手段的運用。(2)宣傳主體擴大化。與宣傳手段的多樣化相適應,宣傳主題也應當超出宣傳部這一狹窄范圍,如外聯(lián)工作對逐風的宣傳等。(3)宣傳主題鮮明化。宣傳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吸引大家的眼球,讓大家都來關注逐風,這就要求我們的宣傳主題鮮明,才能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三)放遠眼光,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走品牌化道路。逐風文學社的最終目標是建成全校乃至全國的一流社團,引領高校學生社團潮流。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僅僅局限在眼前的發(fā)展上,而應該對逐風的未來有更好的展望。一方面,我們要廣泛學習全國各個高校社團的優(yōu)秀發(fā)展經(jīng)驗,不僅僅是大陸地區(qū),更包括港澳臺能夠聯(lián)系到的所有學校。另一方面,我們要大膽地走出校門,參與學術科研,參與全國性優(yōu)秀社團的評比。當然,這一切都只能在我們艱辛的一步步努力中實現(xiàn),只能在所有逐風人的共同奮斗中實現(xiàn)。我們可以先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開展有效的外聯(lián)交流和調研活動。首先應當指出,“外聯(lián)”的內涵不僅僅是尋求商業(yè)合作、爭取活動資金,更重要的是與校內外其它同類組織開展交流、合作。而所謂“有效的外聯(lián)交流”,是指我們的外聯(lián)可以有聯(lián)誼之類的娛樂,但更多的應該是發(fā)展經(jīng)驗的交流和發(fā)展問題的探討。我們應該借鑒其它社團的發(fā)展經(jīng)驗,結合逐風的發(fā)展狀況,對逐風的發(fā)展道路作合理的安排和及時的調整。我們要建立完備的外聯(lián)檔案,在外聯(lián)交流中開展調研活動,提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及時運用到具體事務的處理上,也要把我們總結的經(jīng)驗和其它同類社團分享,共同進步。2、加強學院老師對逐風的指導作用。文學院是逐風文學社最大的依托,在這里,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機會得到更大的支持??墒侵痫L以往因為缺乏與老師建立聯(lián)系的有效管道,沒能很好地得到指導,這一直是我們的遺憾,今后,我們將在這一方面有所改進。3、爭取與學院研究所、文聯(lián)、作協(xié)、寫作年會等文學組織的聯(lián)系,得到他們的幫助。文學院有許多老師擔任著這些文學組織的要職,通過他們與這些組織建立聯(lián)系將使我們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古文學研究所所長張世超教授,漢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曹勝高教授等。4、邀請文學院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優(yōu)秀學生代表做逐風文學社的榮譽會員,讓他們的人格魅力為逐風人起更好的表率作用。5、廣泛收集社會征文信息,鼓勵成員積極參與,建立與較有影響力的文學刊物的聯(lián)系,舉薦優(yōu)秀文學作品,爭取承辦征文比賽的機會。6、與學術科研相結合,為志趣相投的成員提供聯(lián)系平臺。我們可以通過對學院老師研究項目、研究方向的了解,結合逐風內部成員的志趣,組建科研小組。7、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爭取與中小學、小區(qū)的聯(lián)系,為成員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為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8、拓展逐風文學社的網(wǎng)絡發(fā)展空間。眾所周知,網(wǎng)絡化是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之一,逐風要謀得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天地,網(wǎng)絡這個平臺就不能忽視。雖然目前我們的網(wǎng)絡建設幾近空白,但是在網(wǎng)絡部成員的努力下,在逐風人的支持下,我相信很快,我們就可以開拓出一片新天地。在成果展示方面,我們考慮了電子書、博客等方式;在宣傳推廣方面,擁有屬于自己的網(wǎng)站是我們的追求;在成員交流方面,我們將建立論壇、QQ群;在會員關懷方面,我們將更多地利用電子郵箱。我們將建立有步驟的、完善的發(fā)展計劃,在網(wǎng)絡上,開創(chuàng)出屬于逐風的天地。逐風文學社將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及時向院社聯(lián)和校社聯(lián)反映發(fā)展情況,并將社團工作進展以逐風日志的形式向外公示。定期開展逐風內部和逐風外部的調研工作,聽取最廣泛的聲音,以期及時對發(fā)展路徑進行調整,更好地實現(xiàn)發(fā)展目標。我們要把現(xiàn)在作為逐風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實現(xiàn)逐風的跨越式發(fā)展,向更高的目標進軍。我們依托于文學院,但不局限于文學院;我們將在更為寬廣的舞臺上,展示逐風的風采,讓更多的文學愛好者走近逐風、了解逐風,共享逐風的發(fā)展成果。逐風屬于文學院,屬于東北師范大學,更屬于所有愿意同我們一起追逐自由寫作之夢的志同道合者。

湖心亭看雪第二段主要寫了什么

答:作者回憶了小時候在故鄉(xiāng)度過的每一個溫暖的冬天。

全文主要內容:小時候的冬天,我常常陪外公一起度過,做很多有趣的事兒;冬天早上吃炒面加咸菜;小伙伴們一起捉迷藏;晚上全村人一起去聽書;還可以在雪后的早晨晨讀。兒時的冬天有一種特別的滋味。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尚恩教育網(wǎng)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codetoknow.com/view/53380.html

標簽: 教育
分享給朋友:

“曹勝高老師的作品有哪些 成為網(wǎng)絡小說家的流程” 的相關文章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四川成都外國語大學是正規(guī)大學嗎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四川成都外國語大學是正規(guī)大學嗎

成都外國語學校與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哪個更好一些,成都的外國語學校有哪些,成都外國語學院是幾本,成外本部校址在哪里?成都外國語學校屬于5 2招生哪個區(qū),成都外國語學校百草路校區(qū)初三畢業(yè)生多少人2022?本文導航成都外國語學校各校區(qū)怎樣成都外國語學校海外名校四川成都外國語大學是正規(guī)大學嗎成外高中部多少個...

高職是大專嗎 高職和大專有什么不一樣嗎

高職是大專嗎 高職和大專有什么不一樣嗎

高職算是大專嗎?高職屬于大專嗎?高職等于大專嗎 ?高職畢業(yè)屬于大專嗎?高職是什么學歷,是大專嗎?高職是大專嗎?與大專有什么區(qū)別?本文導航高職文憑是大專嗎高職是大專文憑嗎高職和大專有什么不一樣嗎高職與大專是一樣的文憑嗎現(xiàn)在大專都是高職嗎??婆c大專和高職有什么不同高職文憑是大專嗎高職不算是大專。大專和高...

通遼實驗中學 通遼五中統(tǒng)招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

通遼實驗中學 通遼五中統(tǒng)招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

通遼實驗中學的教學成績,考了580分能上什么高中?通遼所有高中分數(shù)線,我們的校園——通遼實驗中學(說明文作文)600字以上!!怎么寫???通遼初中有幾個,2022通遼一五鐵統(tǒng)招分數(shù)線。本文導航通遼實驗中學培優(yōu)班高中460分能上什么學校最新通遼市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我的校園說明文600字以上通遼市內最好的初...

懷化市湖天中學 懷化正規(guī)高中復讀學校有哪些

懷化市湖天中學 懷化正規(guī)高中復讀學校有哪些

懷化市湖天中學好嗎?湖天女籃載譽歸,懷化市湖天中學女子隊如何呢?懷化所有高中學校,湖天中學容易進嗎?懷化市湖天中學開建多少錢?懷化湖天中學收復讀生嗎?本文導航懷化市宏宇學校是最好的嗎女籃最好成績排名懷化四大高中是哪四所黃湖中學外省人好不好進懷化湖天中學收費情況懷化正規(guī)高中復讀學校有哪些懷化市宏宇學校...

管理學大類 會計屬于管理類還是非管理類

管理學大類 會計屬于管理類還是非管理類

管理學分為幾大類,管理學包括什么專業(yè)?管理學大類包括哪些專業(yè),管理學門類有哪些,管理學大類包括會計嗎?管理學類專業(yè)包括什么專業(yè)?本文導航管理學的重點是哪些管理學類專業(yè)包含哪些專業(yè)管理學相關專業(yè)包括哪些專業(yè)管理學是什么專業(yè)必修的會計屬于管理類還是非管理類管理類綜合包括哪些專業(yè)管理學的重點是哪些管理學包...

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 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校區(qū)

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 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校區(qū)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好嗎?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在哪里?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怎么樣?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怎么樣~~~~~·?成都市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咋樣,南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有哪些專業(yè)。本文導航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收費多少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校區(qū)蘇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咋樣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哪個系好成都工業(yè)...

發(fā)表評論

訪客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