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老師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
如何解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相處,老師和學生應該是怎樣的關系?老師和學生是權力關系嗎?老師和學生之間正常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呢?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什么?
本文導航
如何全面認識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教育起源于人類的交往,人與人交往,也隱含了教育構成的基本要素。處于教學交往中的教師與學生應該是教學過程共同的主體,他們之間不是施教與受教、改造與被改造的單一對象關系,而是一種“人與人”、“我與你”的意義存在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教師與學生人格上獨立,關系上平等,活動上自主,教學上民主。有了教師與學生,特別是學生主體的定位,交往的雙方才能相互尊重,敞開心扉,彼此接納,互相作用。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和朋友。所以,師生交往在學校內(nèi)部的人際交往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良好的師生交往,可以促進師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反之,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那么如何進行師生交往呢?
一、轉變觀念,正確交往
過去,許多教師對于不同的學生,所采用的行為方式和言語形式都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偏愛那些學習好、守紀律、聽老師話的學生,如班干部、三好學生等。對他們經(jīng)常表揚、鼓勵,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往往表現(xiàn)出更大的耐心,持續(xù)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另外卻忽略了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小問題不能及時給予教育和指導,漸漸地,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優(yōu)越感,在與同學交往時自驕自滿,不能平等與伙伴相處,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或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表現(xiàn)得不夠耐心,甚至厭惡,導致方法生硬態(tài)度不好,心理沖突頻繁,感情疏遠,緊張、對立;個別老師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部分尖子生和后進生的身上,認為只要讓尖子生考上去、后進生不出事就完成任務了;忽略了對中等生的關心和親近,由于老師與中間學生交往較少,聽不到學生渴望溝通和親近的心聲,長此下去這部分學生便會在心理上產(chǎn)生被漠視、被忽略的感覺,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改善教育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1.尊重和熱愛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教師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善于采納學生的建議,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兒女手足,有了這種感情,才能把每一個學生培育好。教師應認識到,學生首先是人,人是平等的,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知道不可能每名學生都會向教師想象的道路前進,要尊重學生行為上的不同選擇,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如果把他們只單單看成是學生,教師就會覺得自己首先高他們一等,以俯視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對學生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就很難獲得學生的尊重和認同,只能引起他們的仇視。我聽到過一些學生這樣說:“我很討厭上某某老師的課”,問其原因,說這個老師每次上課經(jīng)常是先批評我們。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強烈性,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這就要求老師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注意尊重學生。
2.相互理解
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能夠辯證地認識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讓教師大傷腦筋的事情,諸如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作業(yè)態(tài)度不認真;上課打瞌睡,隨便說話;不守紀律,遲到,曠課,抱怨學生太笨,講多少遍的問題還是不會等,但如果我們結合自己讀書時的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就會漸漸理解學生的苦衷。因此理解是交往的條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溝通,相互傾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沒有理解,人的交往就會萎縮。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表演或說教,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長期統(tǒng)治教壇的“師道尊嚴”的屏障,使彼此走向?qū)Ψ降膬?nèi)心世界,使師與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F(xiàn)在,有相當部分教師還停留在過去的“師道”上,不理解學生的思想,對某些學生的行為、思想及言論感到不可思議,想不通,這就是某些教師不能想學生心中所想,引不起共鳴的結果,達不到和諧的師生交往。
3.提高教師素質(zhì)
“學博為師,德高為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是許多師范院校對未來教師的要求。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知識淵博、謙虛有禮、誠實守信的,學生時時刻刻都盯著教師的一言一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在學生當中樹立以身示范的作用?,F(xiàn)在,有許多教師,時時都要求學生要遵守紀律,男同學不要吸煙、喝酒;女同學不要化妝、帶首飾;……但自己偏偏在這方面做不到,起不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影響了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下次學生就會不那么聽你的話,甚至感到厭惡,學生就不想再和你交往,使師生的交往處于尷尬的境地,就不會有良好的師生交往。一次,我在一旁看到一個班主任組織幾個學生進行清理垃圾及除草的勞動,這個班主任撐著一把太陽傘在旁邊站著指揮學生做這做那,她自己卻一動不動,學生稍微慢了點或清理得不好,她就不理智的埋怨學生,致使學生更不想勞動,個別根本不理會這個教師就自行走了,搞得這個班主任氣得面紅耳赤,下不了臺。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其實是這個班主任的原因,這是放不下身位,不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導致的結果。
4.加強心理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增長,知識要求提高,學生在升學壓力、未來的就業(yè)壓力等方面的因素影響,精神負擔大,焦慮不安,這就要求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交往,為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心理氣氛,傾聽他們的心聲,然后引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個性心理特征,正確對待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F(xiàn)在,有的學生對自己的容貌、體態(tài)、家庭條件等特別在意,怨這怨那,徒添憂傷,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有的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需要以后天的努力來挖掘自己的亮點,同時要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要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調(diào)節(jié)和穩(wěn)定情緒,增加人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
綜合所述,師生關系作為課堂教學和主要關系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著教育的使命,正是在此關系中完成著人類文化精華的傳遞,實現(xiàn)著師生之間心靈的碰撞與精神的陶冶,達成了師生共生共長以及生成文化的雙重目的。認識師生交往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打破教師絕對權威的神話,建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素質(zhì)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作為現(xiàn)代教師所必須要努力明確和做到的。教師要審時度勢,把握師生交往的藝術,這樣才能促使師生關系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
你是初中生嗎?你的語文老師是男還是女,多大年紀了?可能一開始老師對你的要求很高,當?shù)谝淮卧驴汲煽儾缓脮r,老師就會出現(xiàn)偏見,你努力學習想好好表現(xiàn),但這時候老師好像看不到。我猜你的老師年紀不大吧,才會有這種思想,建議你可以私下跟老師溝通一下,明確的告訴他你想把語文學好,希望他可以幫助你,或是你可以跟他在學習上打個賭,告訴他我可以達到多少成績,這樣跟老師溝通過了,他就不會出現(xiàn)之前的情況了。
教師和學生應該是怎樣的關系
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成為引導者,參與者,顧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賞識每一位學生,尤其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接近那些后進生。
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誠合作,師生之間形成平等合作,民主對話的新型民主關系。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開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一旦適應了大學生活,學生和教師的溝通就會減少。等到了高年級階段,少部分學生又會主動聯(lián)系老師,詢問一些考試、就業(yè)、出國等方面的問題。換言之,不同年級的學生,跟教師溝通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而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主動與否的差別,不少性格內(nèi)斂的學生并不愿意和教師主動交流。
擴展資料:
不同身份的教師和學生的溝通頻率、溝通內(nèi)容不盡相同。輔導員和學生溝通的內(nèi)容往往事無巨細,學習、生活、個人感情、社團活動、人際交往等,無所不包。任課教師,和學生交流的問題以學業(yè)、就業(yè)為主。
部分較熟悉的高年級學生,偶爾也會談及一些個人情感問題,但這畢竟是極少數(shù),前提是他們對老師擁有絕對的信任??傮w而言,任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大多局限于專業(yè)知識,少部分和學生相處時間較長的教師,了解和關注學生可能更多一些。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師生關系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算不算社會行為
老師和學生不是權力關系,師生關系其實最主要的的傳授與接受知識、經(jīng)驗的關系,正像韓愈在《師說》中說的老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師生之間的關系當然也是以這個為主,我們學生通過老師,來時學習文化知識,文人處事的道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自身一套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一種關系,也是首要關系;第二:古語有言“教學相長”,就是教學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成長的過程,師生之中的關系也應該有這一些關系,這一層關系在大學研究生的教育中尤為明顯,因為研究生教育是要師生一起合作來完成一項課題,雖導師是起指導作用,但導師也是要做研究,師生合作,共同促進研究的完成;第三:應該就是長輩與晚輩的關系了,而且這種關系又不是一般的長輩與晚輩的關系,畢竟老師要給予你知識,交你成長的長輩,是經(jīng)過專業(yè)的教育培訓的人,對教育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說白了,就是他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心理學很重視家庭及學校的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從這一個角度來看,老師也顯得異常重要。
怎么講老師與學生的關系
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成為引導者,參與者,顧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賞識每一位學生,尤其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接近那些后進生。
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誠合作,師生之間形成平等合作,民主對話的新型民主關系。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開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一旦適應了大學生活,學生和教師的溝通就會減少。等到了高年級階段,少部分學生又會主動聯(lián)系老師,詢問一些考試、就業(yè)、出國等方面的問題。換言之,不同年級的學生,跟教師溝通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而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主動與否的差別,不少性格內(nèi)斂的學生并不愿意和教師主動交流。
學生和老師交流:
首先,在和老師溝通之前不要打擾到老師的正常工作,最好能保證在雙方時間都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溝通。
另一方面在和老師溝通時,同學們更要注意自己的措辭和口頭禪,要用謙遜的姿態(tài)來尋求“幫助”,但是也不要過于拘謹,把老師即當成自己的良師也要將其當成自己的益友是對老師最好的定位,不用太有距離感也不要太過于無理就好。
其次,交流是促進雙方互相了解對方的橋梁,所以說交流溝通必不可少,同學們更不要害羞,羞于向老師提問或是詢問某些自己迷惑的事情,老師是在學校除了同學和朋友之外最好的傾訴對象。
并且老師和同學們不同的是,老師作為一個和自己父母差不多同一輩的成年人,能夠最大程度的幫助到自己并且也能夠給自己提出最具有實現(xiàn)意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怎樣的
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關系、教學上的授受關系、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系。
核心是人格的平等關系。學生主體的形成,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一般在教學中對待學生時,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新型師生關系的特征包括: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其中,教學相長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教師的教可以促進學生的學;二是教師可以向?qū)W生學習;三是學生可以超越教師。
師生關系的類型
不同的學者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把師生關系分為不同類型。
1、專制型
這類師生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命令、權威、疏遠為其心態(tài)和行為特征。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在管理學生時采取專制作風,掌握班級的一切活動,控制學生的行為,從不跟學生進行溝通探討,單純要求學生能夠絕對服從其命令和安排,這種老師認為表揚會寵壞學生,所以很少表揚。
一般在這種控制之下,學生表現(xiàn)為不敢承擔責任,而且容易推卸責任,而且容易激怒不愿意合作。尤其是老師在時雅雀無聲,老師走時頓時課堂混亂,學生對待老師也是敬而遠之。
2、放任型
這類師生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無序、隨意、放縱為其心態(tài)和行為特征。在教學中老師采取放任態(tài)度,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活動由學生自己進行,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對待學生從不指導。導致學生道德品質(zhì)極差,而且學習也很差,沒有明確的目標,誰也不知道應該做什么。
3、民主型
這類師生關系以開放、平等、互助為主要心態(tài)和行為特征。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民主待生、尊重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共同商議學習計劃,給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傾聽學生的心聲,同時學生也能夠尊重教師,能夠以朋友的身份與教師進行交流。師生關系和諧融洽。
在這種領導方式下,學生喜歡學習,喜歡同別人交往,而且能夠互幫互助,即便老師在與不在都有明確的目標,都能夠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
對比三種教師領導方式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最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而放任型的師生關系則學生發(fā)展最差,成績最差。